发布| 杜绝团员“毕业即失联”!全团推广广东做法

时间:2019-06-08 来源:长岭共青团

主播君的话

又到毕业季了,很多团员面临团组织的转接。因为基层团组织薄弱,一些团员毕业即失联。这个问题怎么破?团中央决定在“智慧团建”系统上集中开展2019年毕业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先来看一下毕业生团组织关系如何转接?



在此之前,广东“智慧团建”一直走在全团的前列。


根据调研,在广东团员素质的状况是:一些团员对基本义务不知情不配合。以团籍管理和组织关系转接来说,除了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团员,其他团员毕业后大都没有工作单位团组织可以接收。有些高校毕业生功利地看待团员身份,觉得它对自己没有实际影响,不愿转接组织关系,不向学校团组织报告毕业后去向,在社会上大量团员失联。


2014年,团中央在广州开始试点“智慧团建”。经过两年多的经验和教训积累,2017年,团广东省委决定,率先在全国基于移动互联网重构“智慧团建”,并在全省全面推广。每一级团组织在系统建立直接下一级组织、录入校验团干部,直至组织的最末端团支部;团员在手机端搜索自己所在的团支部,自主向团组织实名报到;系统将每月提醒每名团员通过微信缴纳团费,并实现各级团组织按比例自动留存;还有团员资料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团内奖惩记录等一系列业务都可以在“智慧团建”移动端上完成。



广东省每年有100万名左右的毕业生团员,广东共青团为扭转“毕业即失联”局面,逐步拉动农村、社区和“两新”领域团建,持续对高校和地方团委转接工作进行双向督导,每周定期通报转接数据,明确团组织审核转接申请的响应时间和响应率,监测各级组织是否在72小时内工作到位。截至2019年4月,96.7%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团员、98%以上的中学毕业生团员已经自主通过“智慧团建”系统转接团组织关系。


同时,团广东省委要求乡镇街道团委必须兜底接住到当地“两新”组织就业的团员,一方面向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团组织注入了大量以大学毕业生团员为代表的新生活力,以往“空心化”的基层团组织有了明确的工作对象,另一方面为“两新”组织团建提供了精准的靶向,到底哪些“两新”组织里有团员、有多少团员、要成立什么类型的团组织等重要问题和对策,都有了数据支撑。



团广东省委还在全省统一的12355热线开设“智慧团建”咨询专线。


毕业生团员对于转接组织关系操作不清晰,拨打12345热线,他们就会立马了解求助团员的需求,然后通过微信群找到相关团组织跟进办理,通常半天即可处理,以往则需要两三天。


团广东省委累计投入近300万元,在广东各市的文化广场、交通枢纽、高校密集区域的地铁沿线投放“团员报到”公益广告,还在开学季向大学新生团员发放“智慧团建”宣传手册70多万份。


2018年8月初,在大学毕业生团组织关系转接几近停滞的时候,团广东省委向全省毕业生团员发出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从关心关怀的角度告诉大家此事的重要性,引发社会强烈正面反响,团的光荣感和集体意识在青年群体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归。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