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县华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学习“梨树模式” 增产增收保耕地

时间:2021-06-03 来源:长岭县融媒体中心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正式实施,面对新形势,农村、农业、农民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做好“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篇大文章。长岭县八十八乡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依托县农机服务中心和当地合作社的组织带动来破解难题。

近日,在八十八乡五十九村的3000亩土地托管示范基地里,华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台条旋、旋耕、免耕等大型农业机械正在进行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滴灌带铺设一次成型作业。该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3月,理事长赵海峰是一名退伍军人,办事雷厉风行,2003年下岗之后,他养过鸡,养过猪,也种过地,可是有闯劲的他总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在认真了解国家政策之后,他牵头成立合作社。

华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经营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采取带地入社、土地租赁和土地托管三种经营方式,成立之初仅有5名社员,经营耕地300亩,农机作业要靠当地农机大户提供服务,2018年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针对八十八村土地平整,但缺少有机质,十年九旱的土壤性质,赵海峰决定利用免耕播种优势抓住春季播种环节,为社员和周边农户提供免耕播种服务。于是他筹措资金,购买了8台704拖拉机和6台免耕机,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田,通过示范带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当年免耕播种面积达5000亩。

爱钻研的赵海峰经常出去考察和学习,去年在梨树考察回来之后,他就开始学习“梨树模式”,对土地进行保护性耕种,积极推进土地经营规模化、生产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科技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采用梨树模式,进行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地表,宽窄行轮作,能够将耕作次数减到最少,春天的时候使用免耕播种机,就能够完成从播种、施肥到收割的一次性作业。同时,秸秆在地里自然腐烂的过程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能够有效保护土地,学习和推广“梨树模式”。

在学习和推广“梨树模式”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基础上,今年赵海峰联合江苏永弘机械,引进了“品”字型大垄双行超高产种植模式,并研制出来特制模具。在县农机服务中心和八十八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300亩“品”字型超高产种植模式示范基地,450亩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示范基地,3000亩土地托管示范基地。合作社将通过以点带面,在全乡乃至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为粮食增产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长岭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薇 胡宇

制   作丨郑用鹏

审   核丨贾薇 

终   审丨于显鹤   张小琳

监   制丨赵连波



 来      源:长岭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