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时值东北播种作业期,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长岭的流水镇,播种后的地垄间多了一条条滴灌带。今年,越来越多当地种粮大户正通过应用“水肥一体化+密植”等粮食高产技术提高粮食单产。
长岭县地处吉林西部的松嫩平原。这里十年九旱,干旱的气候和传统的耕作方式曾一度制约着这里粮食产能的提高。当地乡村推进土地集约经营,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对接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在长岭县流水镇流水村,地头上一台台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在田间播种,滴灌带铺设设备同步将滴灌带浅埋在垄间。地头的井房子里,自动化的“水肥一体化”装备一头连着机井,另一头通过主管道与田间的滴灌带相连。
松原市长岭县流水镇流水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永祥说,七八月份是玉米生长关键期,社员们根据测土配方给农田滴灌水溶肥,实现一块地精准施肥。去年秋收,流水村一公顷土地收获将近3万斤玉米,比过去增产六七千斤。
在流水村的滴灌带加工厂,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紧张忙碌。一袋袋原料经过烘干、成型、冷却、收卷等工序,被加工成一根根手指粗细的滴灌带。随着经营规模越来越大,滴灌带用量也大幅增加。
今年,吉林在中西部多个产粮大县建立“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示范基地,让更多农民了解和参与新技术推广,全省今年预计新增“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应用面积100万亩,总应用面积达700万亩。
(来源:新华社)
END
制 作丨秦孝晨
编 辑丨程 烁
终 审丨于显鹤
监 制丨赵连波
来 源:长岭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