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正确的溺水急救,你会做了吗?——急你所急“救”在身边

时间:2024-10-23 来源:长岭融媒



图片
图片
图片

溺水

图片

急救措施

    · 急你所急“救”在身边 ·    


      溺水又称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或者其他液体中,呼吸道及肺泡被水、泥沙、杂草等杂质填塞或因受到强烈刺激,使喉头、气管反射性痉挛造成窒息,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在我国,淹溺是伤害致死的第三位原因,约90%的淹溺者发生于淡水,其中50%发生在游泳池。   



如何对淹溺者进行科学的现场施救呢?

图片



      欧洲复苏协会提出了淹溺生存链的概念,它包括五个关键的环节:预防、识别、提供漂浮物、脱离水面、现场急救。规范的急救操作,有助于在关键时刻挽救一条生命。

01
清理口鼻

      上岸后立即清理口鼻的泥沙和水草。

图片


02
判断意识

      判断有无意识和呼吸是否正常,迅速呼叫他人帮忙并拨打120。

图片


03
开放气道

      由于淹溺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

图片


04
人工通气

      如果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尽快给予2-5次人工呼吸。

图片


05
胸外按压

      如果淹溺者对初次通气无反应,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由于大多数淹溺者是在持续缺氧后导致心脏骤停,因此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只按压不通气)并不能达到复苏目的,应予以避免。

图片


06
早期除颤

      淹溺者上岸后心搏骤停的心律大多是心室静止或无脉性电活动,但一旦出现可电击心律,AED仍然可以迅速逆转心律。故仍建议尽快使用AED。

图片



施救时要注意  

     

      1.胸外按压时将淹溺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在按压时淹溺者胃部积水也自然会流出。


      2.遵循30:2的按压与通气比循环进行,直到淹溺者苏醒或专业急救人士到达。

急救误区

      误区一:拍打背部并不能有效帮助淹溺者排出水分,反而可能延误救援。

      误区二:倒挂排水不仅无效,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如呕吐物进入气道,增加窒息风险。

      误区三:在拨打急救电话后,我们不能仅仅等待救援,应立即采取行动,因为淹溺后的几分钟至关重要。


图片


      所以:淹溺者救上岸后,一定是先给予其呼吸而不是控水。

  ◆上岸后,立即清除口腔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不要控水!不要控水!不要控水!

  ◆立即心肺复苏,先吹气,后胸外按压

  ◆注意保暖

图片



END


来源丨濮阳油田总医院

编辑丨曹忠旭

初审丨拱凡淇

复审丨孙孝勇

终审丨于显鹤

监制丨赵连波

 来      源:长岭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