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王庆国石雷白延波
五月,万物换新,长岭,会用什么方式来回应这个春天?
大项目相继开复工,3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25亿元,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基础设施到环境保护,强“链”条、补短板,长岭县产业建设踏春提速。聆听来自项目建设各个层面的“新声”予人诸多启示。
新声一:
“难点”中攻坚,服务更有力
在吉林中西部,一条蜿蜒如龙的高速公路正越四季、穿沃野、跨城乡,在长岭境内飞速延伸铺展。
长太高速,这个百亿元的大项目是推进实施“一主六双”战略布下的关键一子。项目计划明年建成通车,它将长春外环、双洮高速、大广高速三条高速公路连在一起,在吉林省中西部与内蒙古之间打开了一条大通道。
“五一”期间,长太高速172个作业点同步施工,2500余人顶风冒沙,24小时不间断施工,人歇机不停。在项目六工区,正打响攻坚阶段的攻坚战,中国铁建大桥局工程师赵成龙说:“项目施工至大广高速交会处,我们既要保证大广正常通行,又要保证施工进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难点。”
施工难度前所未有,项目协调难度前所未有。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长岭县成立以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县级领导小组,抽调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林草等10余个部门业务骨干组建项目专班,持续跟踪,全程服务,确保项目扎实推进。
这样“店小二式”“保姆式”服务不仅仅体现在长太高速项目,在长岭现已形成四家班子包园区、主要领导包产业、处级干部包项目的“三包”机制,实行项目公开“晾晒”制度,探索实行拿地即开工模式,推动吉泰燃气投资2.6亿元的天然气管道工程、成都赛普投资3.54亿元的天然气液化调峰、润安科技投资6.74亿元的LNG液化等7个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达效,充分体现了长岭推进项目建设的力度。
一般来说,一个项目建设周期需要18个月到24个月,而我们真正的建设有效周期仅12个月。成都赛普天然气液化调峰项目赖宋贤心生感慨地说:“来的时候还是一片荒地,现在崭新的现代化工厂已经竣工,项目已经投产了。”
新声二:
“链”上做文章,导向更清晰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吉林三源化工有限公司银色管道、储存罐,沉寂了一晚的工厂又热闹了起来。
吉林三源化工有限公司位于长岭环城工业集中区化工产业园,占地6.7万平方米,是东北地区粘胶纤维、橡胶促进剂、选矿药剂等企业的原料基地,该公司是采用自主知识产权建设的全球最先进技术装备的二硫化碳制造企业,总投资10亿元的年产10万吨二硫化碳项目,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5亿元,年利税7000万元。
开完部门早会后,安全副经理刘志强又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谈到长岭县委、县政府对项目的支持,他说:“今年新兴市场的研发需求十分迫切,我们一直想加快二硫化碳生产线项目的研发进度,但苦于资金不足。令人高兴的是,316万元增值税留抵税和30余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资金的到账,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更新固定资产、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真正形成了资金链的良性循环。”
乍暖还寒的春风,抵挡不住岭城人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情,221项助企纾困政策逐条落实,综合利用“减免缓降补”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这些“暖心行动”直抵企业的“心坎”之上。
投资的有效程度是检验大项目“含金量”的一块试金石。2022年,长岭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5个,完成投资55.3亿元。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投资规模更大,更有针对性。在项目的类别中,装备制造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产业项目占比超过62%,为岭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大项目的生命力离不开精准谋划,今天的投资结构与明天的产业结构休戚相关,今天的项目数量与明天的经济总量紧密相连。长岭“串珠成链”,精心绘制产业地图,多方筹集资金,举全县之力抓实平台打造,促进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天然气化工、汽车配套、通用航空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新声三:
“长板”再加长,优势更凸显
8分钟,能干什么?中粮家佳康(吉林)长岭分公司屠宰加工项目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从对活猪体检、宰杀、脱毛,到肉品检测、分解上市,将一头健康猪加工成放心肉,仅8分钟。在这条现代化“流水线”上,跑出了长岭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总投资4.5亿元的屠宰加工项目的竣工投产,标志着中粮健康生猪产业链在长岭正式形成,从饲料、养殖、屠宰到食品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同时,对环境、饲料、养殖、繁育及加工进行“安全五道关”严苛管控,真正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可控。
中粮健康生猪全产业链给当地民众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长岭县集中整合资金,投资2亿元与中粮集团合作,实施全覆盖、广受益的生猪养殖和屠宰肉食加工项目,合作期限20年,每年收益2000万元,成为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治本之策,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路径。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中粮家佳康项目无疑是成功案例。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拥有亚洲最大最优质的天然羊草草场,发展养殖业、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这块粮丰草足的风水宝地聚拢起中粮集团、正邦集团、科尔沁牛业等企业相继落户,松粮现代、国权肉业等龙头企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县农业产业多元发展格局初步呈现。
陆上“风”“光”无限,地下气海油龙浩瀚,丰富的矿产宝藏,谋势蓄能待风来,长岭全力培育绿色能源产业,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县,绿能风电、龙凤500千伏输变电站、天润制氢、中俄天然气管线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绿色”正成为长岭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长岭以大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生态强县、产业强县,在全市“1145”发展战略中不断赢得主动,在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也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稳经济 促增长
(来源:松原日报)
END
制 作丨曹忠旭
编 辑丨王思佳
终 审丨于显鹤
监 制丨赵连波
来 源:长岭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