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忙碌了一年的农民都开始为过大年忙碌着。长岭县光明乡李长久机械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长久也在忙着走村串户,不过他可不是走亲戚,而是在谋划2025年发展计划。2024年,合作社有成员30户,代耕、代收作业面积1500亩,土地托管面积1000余公顷。眼下,李长久忙着发展新的合作社成员,研究秸秆打捆生产工作,并就合作社下一步发展征集意见和建议。
2024年,合作社的土地托管面积已成功拓展至3000余亩。展望2025年,李长久信心满满。“合作社计划新增托管面积2000余亩,进一步带动30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持续深耕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幅提升水肥一体化水平,全力以赴为合作社社员谋求福祉,力促每户实现增收1000元的目标,为长岭粮食增产添砖加瓦,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长岭聚焦农业现代化发展核心,积极推进种植模式的迭代升级与管理方式的深度变革,全力驱动产业深度融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农业发展呈现出蓬勃新活力。翻看2024年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单,硕果累累。一年来,坚持稳面积、增单产,推动“五良”融合发展,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粮食播种475万亩、产量35.5亿公斤,实现全国产粮大县位次前移。大豆种植48万亩,翻倍完成“两扩两提”目标。“长岭小冰麦”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新建高标准农田近61万亩,五成农田达到“高标准”、耕地质量提升至6.52等级。实施水肥一体化55万亩,实现面积倍增、亩产吨粮。精准落实优机优补政策,新增大型植保无人机175台,农机总动力近234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至97.5%。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突破5800户,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适度规模经营面积26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54%。加速推进中粮百万头生猪扩能、核心猪场项目,生猪养殖能力突破300万头,中粮获评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妥善应对畜禽市场低迷,出台落实稳定畜禽发展7项措施,兑现1330万元激励资金,稳定基础产能。适应性调减肉牛存栏,畜禽出栏量始终保持全市领先。
耕地提质量,丰收添保障。近年来,长岭县聚焦农业发展,合理规划、科学施工,建成一大批设施配套、高产稳产、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高标准农田。望眼田间,虽然覆盖着皑皑白雪,却是水、电、路等配套设施齐全的高标准农田,正是这广袤无垠的黑土地,见证了近年来长岭县农业发展的坚实步伐。
农业要发展,产业兴旺是是重点。长岭县将发展农业产业和“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让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致富路。
春节期间,吉林省吉松岭食品有限公司的杂粮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片繁忙。为满足节日市场对健康食品的旺盛需求,工人们坚守岗位,全力保障杂粮供应。吉松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机杂粮种植、加工、营销、科研于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注册的“吉松岭”商标被评为吉林省著名商标。“炭泉小米”“炭泉黑豆”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3年公司投资1280万元建成的智能化数字车间与以往传统家庭式经营模式不同,日产小米150吨。2024年,投资570万元改扩建大米生产线一套,目前正在安装调试。
“2024年,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质检研发中心,改造了一条新的大米生产线,这条大米生产线在东北三省处于领先水平。2025年,公司将继续与农户签订花生、小米、大米需求订单,着力引进新的品种,指导引领农户突破原有的种植方式,实现丰产丰收,促进‘公司+农户’互利双赢。”吉松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兴库说。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作为农业大县,长岭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力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着力加快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农业农村发展将始终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势头,为县域经济经济回升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松原日报)
END
制 作丨宫亚轩
编 辑丨王思佳
终 审丨于显鹤
监 制丨赵连波
来 源:长岭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