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花生、高粱、大豆、绿豆等杂粮杂豆上市,初冬的长岭县太平川镇好热闹。忠诚农副产品收购部车间里,机器设备隆隆作响,工人们正在为赶订单忙碌着,花生经过清理、除杂、筛选、加工等工序后,打包输送到大货车的车厢上。忠诚农副产品收购部前些年以收购杂粮为主,近几年开始专门购销四粒红花生,每年出货量8000吨。“这些年对我们认可的客户又给我们介绍了不少新客户,年年在增量,尤其今年销售量有可能突破一万吨。”企业负责人宋双喜说。
在太平川镇,像忠诚农副产品收购部这样的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有52家。这些企业在线下收购加工的同时,还构建了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多元化营销体系,打通了粮食产销两端,促进了县域农业产业的提档升级,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长岭县聚焦抓产业、促增收,乡村振兴实现新提升。
农业生产稳步前进。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新建高标准农田58万余亩,超过前3年建设总量;总数超过218万亩,占全县基本农田的50%以上。聘请中国农科院李少昆团队继续开展“科技包县”,推广玉米滴灌精准调控高产技术55万亩,比去年增加24万亩;在气候条件不利情况下亩均增产233公斤,部分地块实现亩产破吨粮。完成保护性耕作490万亩,超省定任务60万亩。全县粮食产量在历史极值降雨情况下预计实现35.9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兑现畜牧业激励政策资金590万元,全县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226万头、21万头、198万只、200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2%、13%、11%、7%,畜禽出栏总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位列全市第一位。中粮家佳康(吉林)有限公司晋升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全县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零的突破。全面加强品牌建设,吉松岭小米和玉米碴、吉林云天化六颗星玉米种子入选全省“吉致吉品”名单。全面加强“三资”监管,线上平台流转交易实现全覆盖,成交溢价近737万元,比2023年增加近1倍。
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新打造省级“千村美丽”样板村23个,总数达96个,超过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0%。改造农村危房78户,重建、修缮水毁房屋112户,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成立长农水务有限公司,完成42个村老旧饮水工程提升改造,24小时供水工程达243处,占总量的75%以上,超过省定标准近5.8个百分点。在全市率先开展城际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新投运14台长岭至长春新能源公交车,累计发送旅客25万余人次,是去年同期的3.7倍,与传统客运班线相比节约群众出行成本325万元。
脱贫成效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教育资助、医保报销等政策全面落实。深入开展“三走进三提升”活动,1700名干部进村入户、真帮实扶,群众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新纳入监测385户967人,全部落实“一户一策”。出台促农增收政策13条,庭院经济带动户均增收1500元,55个帮扶车间吸纳就业324人,新设置临时公益岗1800余个,新增以工代赈项目40个,完成脱贫劳动力培训2200余人,帮助销售、采购农产品价值1300余万元。全县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实现1.8万元,同比增长15.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END
来源丨松原日报
编辑丨秦孝晨
初审丨程 烁
复审丨孙孝勇
终审丨于显鹤
监制丨赵连波
来 源:长岭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