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日报丨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时间:2024-10-14 来源:长岭融媒

喜看良田千重浪,最是好景秋收时。走进长岭县流水镇流水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广袤的田野与蓝天白云相辉映,沟渠、水、路设施配套一体化,如一幅壮美的画卷徐徐铺展。驻足高标准农田玉米种植基地,一排排玉米植株挺拔整齐、绿浪涌动,玉米吐樱秀穗,传递着丰收的希望,农业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田间管理,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水、电等基础配套设备设施进行统一改造,推动农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宜机化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预计今年流水村高标准农田每公顷可增产4500公斤粮食。”长岭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工程管理科负责人孔令全说。

2023年,流水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项目面积1万亩,总投资3500万元。主要设施内容包含施用商品有机肥1.0万亩,总施肥量3000吨;项目区全部采用滴灌方式(水肥一体化)灌溉,其中核心区1377亩采用智能化灌溉;新建水源井75眼;利用现有水源井5眼,配套潜水泵80台套、配套智能化井房81座;新建10KV高压线路12.73km;0.4KV低压线路22.575km;变压器23台;新建田间路10.6km;新建土埋管10座;栽种金叶榆600株;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业大数据平台系统1套,设有大屏幕展示中心系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业四情系统、核心区田间可视化系统、智能灌溉与水肥一体化首部系统;配置绿色防控体系。

有了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的加持,流水村丰收的底气更加十足,而同样受益的还有广大农户。流水镇作为长岭县现代农业的先锋,紧紧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不断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

“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农机直接开到地里,种粮省力又方便,还能依靠大数据平台实现智慧化管理,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心里真踏实……”这是流水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永祥对高标准农田的深刻体会。陈永祥告诉记者,流水村现有耕地787公顷,灌溉机井176眼,基本实现农田灌溉全覆盖。近年来,全村大力推广应用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组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粮食产量逐年创新高。高标准农田的建成后,种地更是“如虎添翼”,粮食丰产、农户增收有了更强大的保障。

流水村只是长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流水镇将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已经取得了让土地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显著成效。“今年全镇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3.87万亩,我们将持续总结经验做法,逐步扩大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为粮食丰产丰收积极贡献力量。”长岭县流水镇副镇长徐连波说。

良田有保障,粮食丰满仓。下一步,长岭县将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沃土,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产增收提供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

END


来源丨松原日报

编辑丨秦孝晨

初审丨程   烁

复审丨孙孝勇

终审丨于显鹤

监制丨赵连波

 来      源:长岭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