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岭县龙源山公园改扩建项目全面竣工正式向市民开放。这是长岭县推进民生工作的又一成果。近年来,长岭县积极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聚焦民意所期、民心所盼,通过修缮配套设施、增设绿化景观等大力提升城市公园品质,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可达、管理规范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转角遇景”。
漫步在龙源山公园,凉风习习。只见草木苍翠,湖水澄澈明净,美得让人赞叹。经过提档升级改造,龙源山公园以“高颜值”亮相。刚刚铺设完成的红色漫行步道,掩映在绿草中,远远望去犹如一条彩带串联起公园美景。在绿树掩映下、花团锦簇中,公园成了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健身的打卡地。在公园崭新宽敞的广场上,广场舞爱好者们正热情洋溢地舞蹈;健身器材旁,时有市民群众健身锻炼;一张张崭新的休闲长椅、各色景观小品成了市民休闲打卡地。
“龙源山公园现在改造得越来越漂亮,环境越来越美,晚上出来散步的人也多,我们在这锻炼身体,非常舒心。”市民张大娘说。
龙源山公园改扩建项目是长岭县近年来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项目总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主体内容以农耕文化主题为主,规划了雨水湿塘一处,并建设有农耕文化墙、长云桥、景观桥、悠然亭、听雨廊等观赏点,公园整体绿化面积20000余平方米。
该项目将“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的理念融入海绵城市设计,雨水湿塘周边场地设置“海绵”设施,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目标,形成生态、可循环的“海绵体”系统。同时巧妙地将调蓄净化雨水的空间与生态景观、活动场地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到雨水处理与景观效应的双重结合,为市民提供一处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
如今,这里已经转变为一个以“海绵城市”为理念的融休憩、游玩以及雨水综合管理于一体的区域“城市绿心”。经过海绵化改造,市民可以在这里跑步、锻炼、休闲、观景。雨水湿塘、下凹绿地、透水铺装等设施有效收纳、滞蓄、净化城市雨水,进一步提高了区域内防洪排涝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龙源山公园改扩建项目园路、场地多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并将景观营造与雨水设施有机结合,实现了“自由呼吸”。场地雨水在进入雨水湿塘前先经过透水铺装、草木绿地,通过透水铺装吸附截留,与植物、介质、土壤、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渗入地下和排入下游的雨水经过海绵体得到有效净化,同时草木绿地内种植的大乔木、白桦、五角枫、李子树、大云杉、黑松等1500余株绿化树木,搭配宿根花卉及草坪,净化雨水的同时也营造了丰富的植物景观。
海绵化建设的公园,“颜值”上升、功能提升,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韧性与弹性的生态空间令公园环境充满活力。“一呼一吸”间,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美丽图景正转化为普惠民生的美好现实,让广大市民亲身感受“小公园”的“大幸福”。
END
来源丨松原日报
编辑丨秦孝晨
初审丨拱凡淇
复审丨孙孝勇
终审丨于显鹤
监制丨赵连波
来 源:长岭县融媒体中心